腦刺激療法是身心症最新非藥物治療
腦刺激治療包括運用磁波活化大腦的TMS跨顱磁刺激治療,與運用微電流重整腦部迴路的CES顱電刺激治療,皆屬非侵入性,無創,無痛的療法,由於只作用在腦部,不會有藥物帶來的全身性副作用,結合腦科學分析,為國人提供了一個新的身心症治療方向。
rTMS 重複經顱磁刺激
什麼是 rTMS ?
重複性跨顱磁刺激治療(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, rTMS)。由於腦細胞之間是用電流互相溝通,rTMS 就利用強力的磁場去引發腦細胞的電流傳遞,進而活化大腦,改善憂鬱症狀。rTMS 可以治療難治療型的憂鬱症,以及各種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情緒和精神疾病,運用刺激大腦不同的位置,可以處理憂鬱及焦慮相關的其他症狀 。
rTMS 在臨床上應用超過二十年,可能會發生的副作用有頭暈、頭痛、耳鳴 ,但均屬於短暫性的不適,另外也有極小的比例會出現癲癇的副作用,但在標準操作下,即使是高風險族群 (曾有腦部損傷、癲癇病史、同時使用可能誘發癲癇的藥物等患者),整體風險約為萬分之三至萬分之九,發生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。
rTMS治療特色:
✔非藥物、無創、無痛的最新療法
✔療程時間短、快速見效、效果持續
✔美國FDA、CE 認證有效治療
✔研究證實可替代抗憂鬱藥
✔副作用遠比藥物輕微
✔療程中也可同時服用藥物
✔不影響認知功能、療程中維持思考靈活
✔治療後可立即恢復日常活動
✔研究證實可替代藥物,作為急性治療與長期保健
rTMS 治療效果為何?有副作用嗎?
rTMS 治療相對於藥物是「全身性的生化治療」,rTMS 則是「針對腦部的物理治療」。藥物對於憂鬱症的「身體症狀」改善較有效,rTMS 則對於思考遲鈍,動力減退,自殺意念等「心理症狀」效果特別好,速度又較快。
由於藥物是全身性作用,副作用較多,rTMS 除了少數患者會頭痛外,沒有太大副作用。唯一要注意的是 rTMS 有極小機率會誘發癲癇,因此有癲癇病史、酒精成癮、以及其他易誘發癲癇狀態的藥物或疾病、腦部創傷或有電子耳、心律節律器等金屬植入物的患者,會因為高磁場造成金屬植入物失效或誘發癲癇,為不適合重覆經顱磁刺激(rTMS)的患者,須經醫師謹慎評估方可施行。
可考慮做 rTMS 治療的對象
- 憂鬱症吃藥後有改善一部分,但已經治療 6 個月卻一直無法進一步康復。知道自己就是還沒好,跟正常的我不一樣。
- 我的睡眠,食慾,體力都還好,最主要的症狀是心情低落,負面思考嚴重,提不起勁,失去生活樂趣,腦袋遲鈍,這些症狀吃藥改善不了。
- 我每天都痛不欲生,更糟糕的是,厭世與自殺的念頭揮之不去。藥物治療效果太慢了,我希望能好得快一點,不然家人與朋友得 24 小時陪伴我,醫師甚至要我住院。
- 藥物對我是有效,但副作用實在太大,我希望可以減量,或是逐漸停藥。
- 我打算懷孕,凍卵,人工受孕,所以希望往後可停藥。
rTMS 最新實證研究結果
由於 rTMS 是較新的療法,目前仍有許多臨床研究持續進行中,我們的實證醫學 (evidence-based medicine) 學術團隊隨時追蹤最新研究進展,做為臨床調整治療計畫的依據,希望能達到更好的療效。
建議進行四週 20 次以上治療效果最佳
根據 2017 年發表於 European Psychiatry 的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,治療效果隨次數增加越來越好,進行一週5次的治療平均讓憂鬱分數減少 0.43 個標準差,而當進行到 20 次治療,憂鬱分數平均減少了 2.74 個標準差。
rTMS 治療過程:急性期治療與維持期保養需並重
急性期治療
一個 rTMS 療程包括每次 40 分鐘,平均 20 次的磁波刺激。每週治療 3 至 5 次,一個療程為 4 至 6 週。而 108 年美國食藥署通過治療憂鬱症的新刺激方式 theta-burst stimulation (TBS),可將治療時間從 40 分鐘減至 10 分鐘,並可在 2 週內完成 rTMS 療程。
維持期保養
最新研究指出,接受一個標準 rTMS 療程後,經過一年約一半病患仍可維持緩解。如果在標準療程後繼續進行維持治療 (如:每週或每兩週回來打 1 次),可再大幅提升療效的持久性。
隨著臨床經驗的累積與研究證據的發表,更有效的 rTMS 療法逐漸發展出來,因此,rTMS 治療團隊必須定期整理醫學期刊新知,以提供最有效的 rTMS 療程。
rTMS 的維持治療能使療效更持久
根據 2019 年發表於腦刺激治療權威期刊 (Brain Stimulation) 的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,rTMS 經過一個有效的療程之後,一年後大約還有一半病患仍具原本的療效。如果在標準療程之後進行維持治療 ,例如每週或每兩週回來打 1 次,漸漸降低至每月 1 次,亦可再大幅提升療效的持久性。
rTMS,抗憂鬱藥物,安慰劑之效果比較
根據 2016 年發表於 JAMA Psychiatry 的文獻分析,抗憂鬱藥物的效果大約是安慰劑的 1.37 ~ 2.13 倍;而 Bilateral rTMS 治療( 包含左側高頻+右側低頻 ),此效果為安慰劑的 3.96 倍;priming TMS 治療( 包含右側高頻+低頻 ),此效果是安慰劑的 4.66 倍。
TBS治療全名為theta-burst stimulation (西塔高速叢集刺激),是利用一種特殊的波型與頻率進行磁刺激。TBS誘發的腦細胞共振型態較自然,持續時間也較久,有機會帶來與TMS不同的效果 。
TBS於2019年通過美國FDA用於憂鬱症治療,臨床研究顯示它的療效與傳統TMS相當,但花費時間大幅縮短,可從20-40分鐘縮短為3-10分鐘。患者更可一次接受多組TBS刺激,稱為加速型治療,用來提升治療效率與便利性,方便遠道而來的您。然而,新型TBS療法的臨床經驗仍待累積,您的病況是否較適合TBS,須由醫師評估決定。
深層經顱磁刺激(Deep TMS)又是什麼?誰適合接受Deep TMS?
rTMS或TBS使用的是8字型線圈,產生的磁場僅達大腦皮質,而Deep TMS則是把特殊的H線圈內建在一個頭盔中,產生較深且較廣的磁場,來影響多處與憂鬱症相關的腦區。相較而言,rTMS或TBS則能準確地刺激特定大腦皮質,兩種刺激法各有優勢,適合族群也不同。
我們建議以下族群可考慮接受deep TMS治療:
- 對刺激疼痛敏感者:部分患者對於rTMS較為尖銳集中的波型感到疼痛難耐,特別是需要較高刺激強度,或須更高頻刺激的個案。Deep TMS的磁場相對較廣,刺激感輕微,且頭盔設有冷卻裝置。患者接受治療時相對舒適,適合對疼痛敏感,因而抗拒治療的族群。
- rTMS或TBS治療效果不佳者:若接受30次以上的rTMS或TBS治療,憂鬱症狀改善仍不顯著,可利用deep TMS帶來突破瓶頸的可能性。
- 共病複雜的憂鬱症患者:由於deep TMS在美國FDA也取得強迫症,焦慮型憂鬱症及戒菸等多種適應症,而複雜疾病通常在大腦也有多處異常, 恰好適合大範圍深部的磁場刺激。因此,合併強迫,焦慮,成癮症狀的患者可考慮接受deep TMS治療。